当前位置:
清能智创 | 锚定交能融合科技型头部企业发展目标——云杉清能启动“科技创新年”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6浏览量:37信息来源:江苏云杉清洁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为积极响应江苏交控产业推进会提出的“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近日,云杉清能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正式启动2025“科技创新年”主题活动,全面梳理2024年“能力建设年”工作成果,颁发7项2024年度“敢闯实干”赛马制产业发展专项奖,系统谋划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开展12项重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攻关课题,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于产业发展脉搏,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奋力打造交能融合科技型头部企业。

01 技术创新,突破核心领域新维度

云杉绿洲交能融合管理平台

持续探索交能融合实践+智慧零碳科技+现代国企治理三大布局。自主研发云杉绿洲(Yoasis)交能融合管理平台,将一体化(O)、聚合(A)、分享(S)、智能(I)、系统(S)等核心功能和技术融为一体,聚力打造成为行业领先的交通能源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常春藤交通能碳管理系统,通过融合数据采集、监测、预测和控制等功能,系统展现高速公路能流管理和碳流管理,实时分析车均和客均电力消耗,提供节能减排降耗管理措施建议,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一体化、实时化、多维度分析和展示。创新研发向日葵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生产和安全管理,融合电力监测、设备检修、缺陷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功能,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状态检修、故障诊断、预防性试验、预测性维护等功能,将底层数据转化为决策参考。研发电力智慧增容关键技术、服务区智慧能源管控技术等,聚力提供交能融合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的融合。持续迭代仙人掌全面内控管理系统,创新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内控管理模式,打通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实现数据左右连通、上下贯通,覆盖公司从内部决策、投资管理、工程建设、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到合规管理等全部业务,精准辅助科学决策,以市场化改革优化经营机制、以集约化管理提升运营效能、以专业化服务创造品牌价值。

编写技术规范标准树立行业标杆。牵头编制完成全国首个交能融合综合性地方标准——《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工程设计规范》,并积极推动《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立项,填补行业标准规范空白,为交能融合发展提供规范指引。

攻关交通能碳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交通能源智能装备科技,打造云杉智采、智控、智充、智储、智网等装置产品,为高速路网提供能源综合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海上风电场引入全生命周期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风机设备“数字孪生”,以科技创新赋能运维效能。构建AI+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借助AI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开展现场设备风险识别与预警研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未来将进一步研究重卡换电、重卡充氢、虚拟电厂、绿氢氨醇等关键技术,深耕交通能源场景技术研究,提升研发能力。

02 模式创新,构建交能融合新格局

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交能融合项目示范效应,实现示范打造与规模提升双重保障。打造特色示范项目。全国首创仙人山服务区“风光储充换一体化”零碳示范项目,光伏部分已成功并网,风电项目成功取得主管部门核准批复,预计今年并网发电;打造全省首个全路域边坡光伏示范工程——建兴高速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将于4月底前全线完成并网发电;海太长江隧道清洁能源供电工程风电项目是全国首条全寿命周期零碳隧道,实现隧道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及服务全阶段绿色化,有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新能源开发深度融合,首台风机已并网发电,预计5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创新项目投建模式。在项目开发阶段,将交能融合项目开发工作前置,提前研判项目落地可能性,结合高速路网建设进度及时推进分布式光伏投资建设,实现交能融合项目与高速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在工程实施阶段,及时优化总结适合现阶段高速公路的交能融合典型场景和清洁能源自洽解决方案,大力提升交能融合质量管理水平,形成典型场景标准化设计手册。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全面推动交能融合项目开发,积极推广以智能微电网、智慧增容为特色的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挖掘交通基础设施内外部的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增强电力用户用电与新能源发电的适配,重点围绕服务区沿线边坡、光伏车棚等完成服务区自身及充电桩用能的清洁能源替代。

03 管理创新,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

强化管理模式创新,激活治理内生动力,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汇聚高端人才矩阵。持续扩大交能深度融合、电力市场交易等专业人才储备,通过市场化引入和内部调动,为交能融合、能碳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清北直通车”专项招聘,组建跨学科“尖兵团队”。完善构建体制机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将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融合,锚定产业数字化及数字产业化建设转型与市场拓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展“三标一体”及信息化贯标体系认证,保障企业规范运行。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的挖掘、申请、维护与运营,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效益。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内部研发专项资金调配,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划拨研发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类创新项目。全面开展“敢闯实干”赛马活动,设置专项奖励,通过重构商业模式、攻关核心技术、优化管理机制促进交能融合产业升级,激发全员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赋能,解锁无限可能。未来,云杉清能将积极谋划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持续推动高能级管理平台创建、数字化产品装置研发、碳金融产品开发等战新产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奋力将公司建设成为交能融合科技型头部企业,为江苏交控建设世界一流高速路网和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 | 卢宇宁

审核 | 马   杰

来源丨江苏交通控股党建